首页 > 社会人文
春日东辛 古朴幽深
发布时间:2019-04-29  来源: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暖阳和煦,万物萌发。在羊庄镇东辛庄村,踏上入村石板小道,古朴气息扑面而来,经年古槐的掩映下,一排排石板房映入眼帘,置身此地,恍如时光倒流一般,真有 “犹如隔世”之感。

  石板房并无纵横排列的规则,看上去相当随意,参差交互,却也生出许多错落的美感。就像堆砌围墙的石头,虽然有大有小、有厚有薄,但总能密实相间,一种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和民间工匠的智慧之美精妙融合,可称古美。

  村内最为显眼的建筑,便是“炮楼”了。据传当年此地响马频出,村内富户便造出这抵御贼人侵扰的炮楼来,闲时居住,逢事御敌,建设的相当牢固,虽经百年风雨,仍巍然耸立,有的甚至还在用于居住。远远看去,几栋炮楼仿佛历经风雨的沧桑老者,时时俯瞰他们悉心守护的土地和子孙,虽百年而不疲。

  东辛庄《刘氏家谱》记载,其先人于清康熙初年迁入后,依亲定居,故称为亲庄,后演变为辛庄,清末称上辛庄,1982年更名为东辛庄。迁入后,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石板房居住。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以茅草或石板盖顶,配以木质门窗,这种房屋冬暖夏凉,但采光较差。一路走过,可以看到古院落人工细砌的石头墙,院内摆放着石碾、石囤窝子,甚至家用的桌、凳、灶、槽等也是石料制成,俨然一个石头部落。

  在村庄最南面,可以看到裸露地面的岩石。石板小径东侧有一处肃穆庄严的陵园,门楣题有“刘门悲冢”四字,据记载,民国时东辛刘氏因得罪了“马子”(土匪)而惨遭报复,族人80余被屠戮,连3岁的幼儿都未放过,后人为了缅怀因而在解放后筹资修建“刘门悲冢”纪念碑。阵阵山风掠过松林,仿佛还在诉说当年的悲惨,不禁使人生出一丝凄凉。

  向东绕过悲冢陵园,又是一条下往村北的山路,道路两侧依然是错落的石板房,部分略显破败,但保持了最初的模样。询问路人,才知近些年来,多数村民因山上生活不便,逐渐移居到山下平缓地带建房生活,山上的石板房,只住着极少部分不愿意下去的老人。这恐怕也是石板房能够保持相对较为原始状态,从而获评 “中国传统村落”的主要原因吧。

  昨日,这座村庄在被遗忘的角落里,远离喧嚣,保持初心。今天,她终于以古朴典雅、风姿绰约的身姿重新赢回了世人的目光。(羊庄镇信息中心 供稿)

 

新修建的茅草房
新修建的茅草房
新修建的茅草房
新修建的公厕
新修建的公厕
新修建的公厕
带有石碾的石墙
带有石碾的石墙
带有石碾的石墙
古炮楼
古炮楼
古炮楼
古寨门
古寨门
古寨门
刘门悲冢
刘门悲冢
刘门悲冢
茅草房
茅草房
茅草房
炮楼
炮楼
炮楼
石板房
石板房
石板房
石墙
石墙
石墙
新修的村路
新修的村路
新修的村路